餐廳座位這樣排最舒服 | 小餐廳大空間的秘密 | 座位尺寸決定用餐體驗

餐廳座位尺寸怎麼抓?舒適用餐空間的關鍵細節

每次去餐廳吃飯,你有沒有注意過座位之間的距離?餐廳座位尺寸其實是影響用餐體驗的關鍵,太擠會讓人吃得很壓迫,太寬又會浪費空間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的尺寸參考,讓你知道怎樣的距離才剛剛好。

一般來說,餐廳的座位安排會根據不同區域有所調整。像是吧台區、四人座、包廂的尺寸都不太一樣。這邊整理一個簡單的表格給大家參考:

座位類型 桌寬(公分) 椅子間距(公分) 走道寬度(公分)
吧台單人座 50-60 60-70 90-100
標準雙人座 70-80 80-90 100-110
四人方桌 90-100 90-100 110-120
圓桌(6-8人) 120-150 100-110 120-130

很多高級餐廳會特別注重客人的隱私感,所以座位間距會比一般餐廳來得寬。像是一些飯店附設的餐廳,常常會把桌子間距拉到130公分以上,讓客人可以舒服地聊天不會被隔壁桌打擾。不過這樣一來,餐廳能放的桌數就會變少,所以通常反映在價格上也會比較高。

如果是家庭聚餐或朋友聚會,圓桌的尺寸就很重要了。通常6人圓桌直徑至少要120公分,這樣大家夾菜才不會手肘打架。有些餐廳會用可伸縮的桌子,平常是標準尺寸,人多時可以拉開變成大圓桌,這種設計真的很聰明。記得上次去一家港式飲茶,他們的桌子就是這種設計,我們8個人坐起來超舒服,完全不會覺得擠。

現在很多餐廳都會在裝潢時考慮到輪椅使用者的需求,所以走道寬度至少要留90公分以上。這不只是為了符合法規,更是讓所有客人都能舒服用餐的貼心設計。有些店家還會特別規劃幾張可以移動的椅子,方便調整成無障礙空間,這種小細節真的會讓人覺得很溫暖。

餐廳座位尺寸


餐廳座位尺寸怎麼量?5個實用小技巧

最近在規劃餐廳空間或想換新桌椅的朋友,一定很煩惱怎麼量尺寸才準確對吧?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台灣店家常用的實測方法,讓你一次搞定座位安排不踩雷!首先要準備捲尺、紙筆和手機計算機,這些工具在五金行或文具店都買得到,記得選有明顯刻度的款式比較好讀取數字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基礎測量技巧

量桌椅最怕遇到不規則形狀,建議先掌握這幾個重點:
1. 桌面:從最寬處水平測量直徑或對角線
2. 椅面:坐墊前緣到靠背的深度很重要
3. 淨高:桌腳到地面垂直距離要留足腿部空間

測量部位 建議尺寸 注意事項
圓桌直徑 90-120cm 預留每人60cm活動空間
椅面深度 40-45cm 大腿要有完整支撐
桌下淨高 60-65cm 避免膝蓋頂到橫樑

進階實戰要領

很多老師傅會用「人體工學」當基準,像我們台灣人平均身高,餐桌高度抓75cm最剛好。如果是吧檯區就要配合吧檯椅,通常會做90cm高搭配60cm的椅座。記得實際擺放時要預留走道,兩人併排通過最少要留90cm寬度,不然服務生端菜很容易碰撞。

最容易被忽略的是「肘部空間」,併桌時每張椅子側邊要留15cm緩衝。可以用捲尺量自己手肘到身體的距離,再加5cm當作擺放餐具的餘裕。如果是親子餐廳,要特別注意兒童椅的尺寸,通常會比成人椅小1/3左右,桌邊也要留安全距離。

你有沒有遇過在餐廳吃飯時,明明食物很好吃,卻因為座位太擠而坐得很不舒服?為什麼餐廳座位尺寸會影響用餐體驗?這其實跟我們的身體感受和心理狀態有很大關係。想像一下,當你擠在一個連手肘都伸展不開的位置,就算面前擺著米其林美食,也很難真正享受吧!座位設計不只是放張椅子那麼簡單,它直接影響到顧客的整體感受。

先來看看不同座位尺寸帶來的差異:


座位寬度 舒適度 適合用餐類型
45cm以下 擁擠,容易碰撞 速食、外帶
45-60cm 基本舒適 一般餐廳
60cm以上 寬敞自在 高級餐廳

台灣很多熱門餐廳為了增加翻桌率,常常把座位排得很密。但你知道嗎?根據研究,當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少於60公分時,會不自覺產生壓迫感。特別是吃火鍋或烤肉這類需要較大動作的料理,如果桌面太小,不僅容易打翻飲料,連夾菜都要小心翼翼,整個用餐節奏都會被打亂。

另外,椅子的高度和桌面的搭配也很重要。太高的桌子配太矮的椅子,會讓人吃飯時像在「趴」著吃;反之則會覺得手肘懸空很累。這些細節看似小事,但累積起來就會讓客人覺得「這家餐廳坐起來很不舒服」,就算食物再好吃,可能也不會想再訪。現在很多新開的餐廳開始注意到這點,寧可少擺幾張桌子,也要讓客人坐得舒服,畢竟用餐體驗是整體的,不是只有味覺享受而已。

餐廳座位尺寸

開餐廳必看!最舒適的座位尺寸是多少?

想開餐廳的朋友注意啦!座位尺寸可不是隨便擺擺就好,這直接關係到客人用餐的舒適度跟翻桌率。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的尺寸建議,這些都是台灣餐飲業前輩們累積下來的經驗談,超級實用!

首先來看看最基本的桌椅高度搭配。很多人不知道,其實桌椅高度差會影響用餐姿勢,太矮會讓人駝背,太高又會手痠。一般來說,餐桌高度建議在72-76公分之間,餐椅座面高度則在45-48公分最剛好。如果是吧台區,吧台椅的高度要配合吧台高度,通常吧台高度在105-110公分,吧台椅就要在75-80公分左右。

再來是座位間的距離,這可是大有學問!太擠會讓客人覺得壓迫,太寬又浪費空間。根據不同類型的餐廳,可以參考下面這個表格:

餐廳類型 桌距建議(cm) 走道寬度(cm) 備註
小吃店/快餐店 80-100 90-120 翻桌率高可稍緊湊
咖啡廳 100-120 120-150 需考慮客人久坐需求
正式餐廳 120-150 150-180 高級餐廳要更寬敞
火鍋店 100-120 120-150 要預留放鍋具的空間

單人座位的寬度也很重要,特別是像拉麵店這種一排座位的店家。一般來說,單人座位寬度至少要60公分才不會讓客人手肘打架,如果是比較高級的餐廳,建議做到70-80公分會更舒服。如果是包廂或卡座,沙發深度最好有50-60公分,這樣客人才能坐得舒服又不會太難起身。

最後提醒大家,台灣人吃飯很愛聊天,所以桌子不能太小!兩人桌建議至少80×80公分,四人桌最好有120×80公分,這樣才放得下菜又不會讓客人覺得擁擠。如果是圓桌,直徑90公分可以坐4人,120公分可以坐6-8人,150公分則可以坐到10-12人。記得要根據你的餐廳類型調整,像熱炒店就要預留更多放菜空間喔!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